浮现出了笑容。
&esp;&esp;扫到第十二个摊位,叶天站住了,开始查看摊位上的货物。
&esp;&esp;在他墨镜底下的双眼中,此时已经闪动着惊喜,以及一抹亮丽耀眼的红光。
&esp;&esp;显然,他面前出现了年代在一百到三百年之间的古董!
&esp;&esp;第42章 汝窑天青釉梅瓶
&esp;&esp;叶天平复一下激动的心情,伸手指着面前桌上的东西问道:
&esp;&esp;“你好,能看看这盏台灯吗?“
&esp;&esp;“ok!请看,不过要小心点,这是易碎品”
&esp;&esp;摊主微笑着点头答应了。
&esp;&esp;“请放心,我不会上手,放在桌上欣赏就可以“
&esp;&esp;随后叶天小心地将台灯挪到了身前,开始仔细查看。
&esp;&esp;台灯主体是一件天青色瓷器花瓶,高约三十厘米,釉色清新淡雅,非常漂亮;灯罩是英式宫廷风格的玻璃制品,金碧辉煌,造型华丽,透着股奢靡风。
&esp;&esp;如果把花瓶和灯罩分开单独来看,会发现它们都很美,赏心悦目!但这两件东西组合在起来,却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,甚至有点不忍目睹!
&esp;&esp;显然,这是一件diy作品,水准低劣!制作者将风格冲突剧烈的两件东西强行组合在了一起。
&esp;&esp;这位作者可能是抱着废物利用的心态,将闲置的花瓶和灯罩组合起来,省下了一笔买台灯的开销。
&esp;&esp;看到这盏台灯的瞬间,叶天差点扭过头去,实在太别扭了!
&esp;&esp;但花瓶的颜色、造型,以及放射出的耀眼红色、多层光晕,都紧紧抓住了他的双眼,让他片刻也不舍得移开视线。
&esp;&esp;毫无疑问,这是件价值不菲的古董!
&esp;&esp;灯罩则没有任何光芒,有一层光晕,是件稍有点艺术价值的现代工艺品。
&esp;&esp;如果熟悉中国瓷器,肯定能瞬间认出眼前的花瓶。
&esp;&esp;这是件汝窑天青釉梅瓶,高约三十厘米,小口、短颈、丰肩、瘦底、圈足,造型挺秀、俏丽,釉面蕴润,高雅素净,非常漂亮。
&esp;&esp;仅仅看了两眼,叶天脑海中立刻闪现出两句诗来。
&esp;&esp;“雨过天晴云这般颜色作将来”
&esp;&esp;宋徽宗形容汝窑天青釉的诗句,太贴切、太美了!
&esp;&esp;眼前的天青釉梅瓶,无论釉色还是造型,都极其符合中国人的审美!宋代汝窑天青釉,更是中国瓷器的最巅峰之作!
&esp;&esp;粗线条的老美却未必喜欢这种清淡素雅、飘然出尘的艺术品。
&esp;&esp;暗自感叹赞美一番之后,叶天就开始分析眼前这件梅瓶。
&esp;&esp;通体发散红光,说明是三百年以内的古董,不可能是北宋汝窑,从光线强弱上断代,应该是清乾隆中期仿汝窑作品。
&esp;&esp;依据梅瓶外面的光晕层数,可以肯定是乾隆官窑,跟大都会博物馆的乾隆官窑光晕层数差不多。
&esp;&esp;但奇怪的是,这件梅瓶的光晕却不稳定,有点浮的感觉。
&esp;&esp;显然它的价值存疑!
&esp;&esp;又仔细看了看外表,没什么破损和裂痕,只有一些不当擦拭留下的痕迹,其余还算保存完好,难道是内有乾坤?
&esp;&esp;想到这点,叶天立刻开始透视。
&esp;&esp;视线穿透薄薄的瓶壁,梅瓶内外顿时一览无余。
&esp;&esp;下一秒,他就发现了问题所在。
&esp;&esp;“这帮死老外,太能糟蹋东西了!暴殄天物啊!”
&esp;&esp;叶天气恼地暗骂了一句。
&esp;&esp;难怪他生气,梅瓶内部有一根万恶的电线!从底部穿上来,通过小小的瓶口,接到了外面的灯座上。
&esp;&esp;看到电线的瞬间,他的心就凉透了!
&esp;&esp;得!又是一件被无知死老外掏洞做台灯的古董瓷器。
&esp;&esp;带着这种担心和失落,他迅速看向了梅瓶底部。
&esp;&esp;果不其然,瓷器底部正中位置有个1美元硬币大小的圆孔,电线就是从那里穿上来的。
&esp;&esp;以这段时间在博物馆学到的古董知识,叶天明白,打孔位置正是乾隆官窑瓷器写款的地方,绝无可能例外!